top of page
搜尋

大甲五十三庄裡的虎陣傳奇─義虎團的信仰與堅持

  • 作家相片: 其南 王
    其南 王
  • 11分钟前
  • 讀畢需時 3 分鐘

每年農曆三月,大甲媽出巡遶境,信眾數以萬計,但你知道在這條充滿神聖與熱鬧的路上,有一支不舞獅、只舞「虎」的陣頭嗎?這支團體就是來自大甲五十三庄的——義虎團。


虎陣的起源:從五十三庄出發的護駕隊伍

每年農曆三月,台灣進入媽祖進香季節,其中最引人矚目的,便是大甲鎮瀾宮出發、前往嘉義新港奉天宮的遶境行程(以前是前往雲林北港朝天宮)。

來自台中大甲、大安、外埔、后里等區域的「大甲五十三庄」不只是信仰共同體,也是陣頭文化的根,有欽習堂、振興社、金勝堂、忠義堂、玉麟金獅陣、麒麟神獅陣、集英堂、義虎團等傳統武館。

義虎團便是在這樣的信仰土壤中誕生,自民國36年起開始出陣,是全國少數「舞虎」不舞獅的傳統陣頭,也是唯一以虎爺為主神的虎陣團體,在五十三庄中,義虎團不僅與眾不同,更是媽祖遶境護駕中舉足輕重的一員。

民國50年義虎團合照
民國50年義虎團合照

虎陣進香史詩:北港刈香三年的輝煌記憶

民國50年至53年,義虎團連續三年隨大甲媽祖前往北港朝天宮「刈香」,老師父說:「過得了西螺橋,過不了虎尾溪」,指的是當年眾多武館無法參與北港進香,只有義虎團獲得信任與肯定,有幸隨行,這是極大的榮耀。

老師父回憶:「拳頭硬硬掙不過壁,酒盅仔輕輕敲過省。」意思是靠著朋友交情,才有隨駕進香的機會,是人情與信念更是對媽祖的虔誠,曾在北港廟口,義虎團表演超過兩小時,從單套兵器、兵器對練到拳套演武,場面熱鬧非凡,贏得北港師傅們的讚賞,也展現虎陣的實力與信仰。

王其南館長,武術表演-齊眉棍
王其南館長,武術表演-齊眉棍

虎陣不是表演,是責任與信念的延續

虎陣的步伐、陣法與出手,不是為了觀賞效果,而是為了請虎爺走陣、鎮煞護境,這不是表演,而是一種責任、一種信仰的實踐。

從大甲出發、迎媽祖回駕的每一步,義虎團都以最謹慎的姿態完成任務。

(民國80、90年代後,義虎團主要負責送媽祖出去與接駕回鑾的任務,不再全程隨行南下,但守護初心始終未曾改變。)

老師父說:「我們不是在演戲,是在走信仰的路。」這樣的話語,是陣頭裡最深的信念,也是義虎團至今仍堅守崗位的原因。

2005年大甲媽進香遶境
2005年大甲媽進香遶境

青黃不接下的堅持:信仰與傳承的雙重挑戰

然而,到了民國91年,大甲媽祖文化節時,陣中出現傳承斷層,場內所見大多是七、八十歲的老師父,年輕一輩少有接棒者,讓人不禁擔心虎陣是否將走向消失。

但義虎團並未就此停下,他們持續在地深耕、培養新血,希望將虎爺的信仰、虎陣的步伐與精神傳承下去,這份努力,不只是一種堅持,更是一段延續信仰文化的旅程。

2010年大甲媽進香遶境
2010年大甲媽進香遶境

最後

從以前的北港到今日的每一次出陣,我們都帶著同樣的初心,如果你也曾在媽祖遶境中看到那隻穩重踏步的虎,那就是義虎團。

歡迎認識這支大甲五十三庄中的虎陣傳奇,跟我們一起走信仰的路。



📌 延伸閱讀推薦

Comments


©版權所有

義虎團

©2023 義虎團 版權所有。透過 Wix.com 製作的理想網站

bottom of page